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肘内翻畸形是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占肘部骨折的50%-60%。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平均约为50% 。国外文献报道低5%高则达75%。我科研制了一种动力型肘关节支具,针对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发生肘内翻的因素进行干预,希望通过非手术方法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机率。现就肘内翻发生的原因和支具的研制思路论述如下。
支具的设计原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复位后10天左右有部分骨痂连接,至50-60天左右基本愈合。针对在此期间临床发生肘内翻的常见因素,即骨折端内侧塌陷、尺倾、旋转移位以及中后期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当产生的向内侧的应力而致肘内翻,故可以设计一种动力型弹性肘关节支具,使其在有效固定和有限活动的基础上,由支具内侧弹簧产生一种与肘内翻不利因素相反的向外应力,以期抵消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防止肘内翻的目标。
使用方法
目前选择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使用的病例53例,在整复后14天照片复查证实骨折端对位好并有部分骨痂形成,开始使用本支具。开始使用一周用锁钉螺丝固定支具,肘关节固定在90度功能位。使用两周开始松开锁钉螺丝,肘关节在屈90度-伸直45度范围活动,三周后在佩戴支具随意屈伸锻炼至骨折愈合。佩戴时间2-4个月。
尚需解决的问题
良好的动力支具应产生连续和适当的压力。因此在制作活动支具时,需考虑支具合适角度、力矩等因素。需要现场根据病人体型特点造模,需时较长;
制作肘关节支具的材料和活动关节需要软硬适中才能佩戴舒适,使患儿配合使用;
另外用作动力的伸缩弹簧的选择需考虑压应力等参数支持,有待力学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