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可因重力作用促进气管内分泌物引流,减少心脏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使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灌注比及增加通气量。目前,行俯卧位通气的辅助用具包括翻身床、翻身器、烧伤床配软枕垫等。为使通气及插管,患者头面部必须偏向一侧放置于琼脂马蹄形软垫上,其缺点是体位摆放中如头部向侧面扭转90。对侧的椎动脉就可能完全闭塞,导致脑缺血和脑血栓;同时头部的受压点集中在下颌、颧骨、眶上神经等部位,容易使患者出现头面部的压疮及双眼失明等并发症;胸部及腹部长时间受压易引起通气受限,还可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或局部失血。新设计制作的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俯卧位体位垫应用于进行俯卧位通气的患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各项作用均优于用软枕垫行俯卧位通气调理。
材料与制作
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包含30 cm宽顶板及顶板上23 cm×18 cm面部透孔和透孔四周保护面部的高分子琼脂软垫、竖支架、横支架、升降架、滑轮等部件构成。俯视摆放好的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海绵体位垫包含自制的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和自制的40 cm厚海绵体位垫两部分,其中40 cm厚海绵体位垫上表面挖有20cm深的腹部凹槽、15 cm深的胸部凹槽、10 cm深的会阴耻骨联合凹槽及20 cm高能抬高双足部的海绵垫组成,凹槽大小可依据患者身体胖瘦加自制小棉垫来调整,海绵体位垫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特殊病例可量身定制来调整相应凹槽的大小。
使用方法
采用轴线翻身法,由5人或7人同时平衡翻身俯卧于床上,即1人站于患者头部,负责翻转固定头部及人工气道,并负责发号施令,患者左右两侧各站2-3人,将患者平托移到床的一侧,妥善固定好身体上各个导管,护头者发号施令,多人共同将患者轴线翻身90°,保持头颈部与脊柱在同一纵轴线翻身,将患者翻转呈俯卧位,此时需步调一致,预防患者的颈部过度扭转,产生颈髓损伤 ,护头者安置头部摆放位置,负责躯干和肢体的人员与护头者共同将患者抬离床面40-50cm,向前20-30 cm,将海绵体位垫置于躯干下调整固定,已调整好相应高度的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置于床头处,与床头端紧密贴合,将患者面部朝下头颈部与脊柱在同一纵轴线平稳放下,头面部应置于俯卧位通气用辅助架的透孔处,面部朝下头部屈曲10-15°,支撑点为前额和两侧颧部,将患者的口、眼、鼻、面悬空,利于观察,另将整体置于头高脚低位15-20°,使面部重力重心向胸腹部偏移,利于减小头面部压力损伤,躯干置于海绵体位垫上,使腹部置于海绵体位垫20 cm深腹部凹槽里悬空,女性乳房置于海绵体位垫15 cm深胸部凹槽里,避免受压。